台灣維持了連續253天的零本土新冠肺炎(COVID-19)病歷紀錄,在12/22宣布破功。這次事件,使得台灣傑出的抗疫成就受到影響,而這也使世界上最長無本土紀錄無法再保持,這讓我們知道,病毒就算在防疫最成功的地方,也可能找到縫隙趁虛而入。
當陳時中被記者問到,目前疫情威脅再度兵臨城下,是否會取消即將舉辦的聖誕或是跨年活動?對此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22日召開記者會,針對即將到來的跨年晚會,宣布全程戴口罩、禁止飲食、攜帶手機、室內活動實聯制、增加洗手消毒頻率以及禁止居家隔離、檢疫對象參與活動等5大限制,也就是說今年的聖誕或是跨年活動仍然照常舉辦。
伯利對於身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的陳時中這個回答大失所望,現在疫情威脅來了,中央應當機立斷,在第一時間阻止疫情擴散,避免更多的群聚現象發生,但現在卻只做出這種模糊不清的限制,民眾要怎麼遵守?
從2000年千禧年盛大跨年晚會後,跨年成為流行,也成為台灣各地方政府的例行事項,因可促進不少經濟活動,也成了各縣市政府宣傳政績的好機會。但今年疫情嚴峻,各國政府無不上緊發條,連擁有114年歷史的美國時代廣場跨年活動,主辦單位都表示今年因疫情影響,跨年倒數計時首次改成線上方式進行。可預見跨年活動人潮大量聚集,就算祭出5大防疫措施,也難免出現防疫破口,相關單位這種只管利益不管死活的做法,不禁令人擔憂。
伯利認為,因有傳播力的個案771確實有在社區活動,為了全國民眾健康安全,建議從案771確診日開始,往後算14天內的大型群聚活動應盡量停辦,如果能平安度過這兩週,到明年1月3日都沒出現其他確診個案,就代表台灣再次得到上天的恩賜,社區仍然是安全的,如果陸續又出現偶發病例,那就真的是麻煩大了。